由翼型升力公式:
式中,
式中
带入进动相关公式,则进动角速度为:
H为飞镖整体的角动量:
(可以认为平动不影响角动量)
飞镖旋转的半径为:
翻滚角指的是以飞镖前进方向为轴,以飞镖与地面平行为初始位置,飞镖翻滚的角度。
以下是对翻滚角接近0度的具体分析:
升力大小:
升力力矩:
进动角速度:
对于x方向和y方向都进行受力分析:
带入初速度
通过绘制这个关于t的参数方程即可得到飞镖的轨迹(以下是用ggb绘制的参数方程):
3. 对于翻滚角为任意0~90度的情况,飞镖的轨迹都是空间中的复杂曲线。
下面对任意翻滚角的飞镖进行力学分析:
飞镖具有初始的速度
其中k是风阻系数,
上述其实相当于一个复杂的微分方程,我们可以通过python编程的方式对飞镖的飞行路径进行求解。对于计算机来说,可以取每个运动无限小来近似求得整个数值解,或者调用matlab中的ode45函数解微分方程。
由于时间关系,对于轨迹的模拟,我暂时没空做。
不过对于其中一种特殊情况,当飞镖的翻滚角为一个合适值(实测约为45度),飞镖的升力的分力和重力刚好抵消,飞镖的轨迹近似为一个正圆。此时有:
前提假设: 在理想情况下,假设飞镖与地面垂直,且此时不考虑飞镖在重力的影响下下降(事实上也不影响接下来的分析),飞镖按照一定的速度和角速度出射,我们希望它进动的角速度和转动都相等,这样飞镖的轨迹将会是标准的圆形。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有如下分析:
对于升力
但是由于技术水平和实验仪器的受限,我对升力系数的测量无能为力。不过我也找到了一种替代方案,通过实验我发现当滚翻角为45度时,飞镖的升力的分力和重力基本平衡,于是:
通过对实验视频慢放的初略估计,我们得出初速度
其中r为叶片1,2的质心到O点的距离,
同时对升力的力矩M,我们带入得:
带入
对于人正常抛出飞镖时,如果握持点半径为r,我们可以认为人每次抛出
所以飞镖的半径制成0.17m更加合适。
当出射俯仰角越小,飞镖飞得越远,同时由于飞行时间的增长,飞镖的速度和自转的角速度衰减比较快,飞镖所提供的升力也会减小,当升力不足以作为回复力的时候,飞镖将无法返回。
当出射俯仰角合适大的时候,飞镖能提供有效升力的时间刚好就是飞镖一个来回的时间,升力就能支持飞镖走完一个来回。
具体的分析无非是在刚才翻滚角为0度的情况下对几个方向的微分方程进行修改:
只不过此时初始速度有所改变,
同样我们通过绘制参数方程,并修改出射俯仰角,使得飞镖刚好能回到原点。通过模拟发现当出射俯仰角为18.33度时,飞镖刚好能回到原点。
通过研究发现翼面下表面凹面相比于下表面为平面能一定程度上提升升力,这一部分会在仿真部分体现。
可以认为叶片下表面的凹陷滞留了一部分空气,使得下表面的流体流速减小,根据伯努利原理:
凹面下表面的压强较大,能提高翼面受到的升力。可以认为下表面为凹面更具优越性。
通过实验视频,可以看出翻滚角为0时飞镖被限制在前进的平面内,翻滚角为45度时飞镖轨迹接近一个圆,翻滚角为0度时接近螺旋下降,与理论分析相吻合。
实验表明,当俯仰角为20度左右时,飞镖能回到原点,太大的俯仰角会导致飞镖飞过头,太小的俯仰角会导致飞镖来不及回来就落地了。这点同样和理论分析相吻合。
对翼面的截面进行仿真模拟,分析哪种翼面受力最大(下表面平、凹程度不同)
在Linux环境下使用comsol6.0软件,对飞镖的翼面进行建模仿真。
选择物理场
湍流k-ω模型: k-ω模型特别适用于近壁面的湍流流动,即低雷诺数湍流。它通过考虑湍流频率ω,更好地捕捉了近壁面的流动特性。
建立二维模型
通过多个几何图形的布尔操作近似做出飞镖的翼面模型。
通过对比两种仿真结果,可以发现,下表面凹面能显著降低下表面的流体流速,根据伯努利原理:
凹面下表面的压强较大,能提高翼面受到的升力。可以认为下表面为凹面更具优越性。
以下分别是攻角为2度,9度,18度的情况,流体运动方向斜向右上角
速度分布:
以下分别是攻角为2度,9度,18度的情况,流体运动方向斜向右上角
压强
以下分别是攻角为2度,9度,18度的情况,流体运动方向斜向右上角
观察这三张压强分布图可以初略的得出随着攻角
室外风速对实验的影响,对此,已经特意选择羽毛球场地进行实验,减小风力干扰。
测量仪器的误差(相机视频进行估算速度,轨迹,存在误差),如果有专业的高速摄像机,能更加准确得测量速度转速等参数,同时可以减少实验误差。
人作为实验者,对飞镖的操控,对飞镖的发射角度,速度等参数的控制,存在偶然性误差,如果可以制做出专门的飞镖发射器,并且固定在翻滚角和俯仰角可调节的支架上,将极大减小误差。